第一篇:科技创新工作汇报
科技创新工作汇报
近年来,区科技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大力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强力打造科技品牌,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持续推进科技兴区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积极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
,全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实施自主创新,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以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推动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区科技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已连续***年***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成功创建了“全国科普示范城区”;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知识产权战略试点区”;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科技系统先进单位”、“******市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等先进称号,强力打造了******科技品牌。
一、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局始终将打造“科技品牌”作为******区城区名片,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综合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区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科技创新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从全省首家县区级单位成立“知识产权局”到筹建“******市民营企业科技创业孵化园”;从提出“******”科技创新模式到全市首家建立“科技富民网站”。一系列重大举措,一系列科技发展亮点,打造了******区的科技品牌,凸显了我区依靠科技创新和推动科技进步,构建和谐新******的决心和信心。
二、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
完善的政策体系是做好自主创新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我区先后出台了《******区“十二五”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决定》、《******区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扶持科技型高成长“小巨人”企业发展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在全区营造了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同时,坚持把加大投入作为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狠抓各项政策落实。在财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逐年加大对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工作的投入。2014年,共争取上级各类科技项目资金******余万元,区本级科技支出达******万元,支出增长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个百分点。截止2014年12月底,全区共有******家企业申报“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创新奖励******余项。目前,我局正汇总有关资料,并同有关部门对企业申报的各类奖项进行初审。
三、建立企业科技档案
2014年7月,为了使机关全体人员了解我区科技企业现状,提升谋划科技工作能力,提高服务效率,全面掌握******科技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我局开展了建立覆盖全区企业科技档案库工作。通过深入基层调研,重点对我区企业的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项目、专利申请等方面收集材料,并为每个企业建立了特色鲜明的专属科技档案,全面摸清科技工作的“家底”,为下一步科技工作的开展为企业和科研机构牵线搭桥提供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持。截止目前,共收录建立企业科技档案******余家,现正对每个企业进行归类、分析、汇总
四、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引导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增强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快技术升级改造。引导传统企业通过实施技术改造,提高装备和工艺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公司在采用******工艺的同时,积极实施技术改造,谋划了******,产量可由过去的******万吨/年提高到******万吨/年,并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充分利用企业自主创新成果或科研院所合作成果,引导企业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公司利用自主研发成果,实施了******项目,目前第一批产品已顺利下线,延伸了产业链条,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牵线搭桥,引导企业将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其自主创新结合起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几年来,先后帮助******余家企业与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院校“联姻”,签订产学研项目******个,开发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项,填补省内空白******项,获得各级科技成果鉴定******项,实现科技成果
第二篇:科技创新工作汇报
科技创新工作汇报
近年来,区科技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大力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强力打造科技品牌,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持续推进科技兴区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积极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全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实施自主创新,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以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推动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区科技事业取得显着成绩。已连续***年***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成功创建了“全国科普示范城区”;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知识产权战略试点区”;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科技系统先进单位”、“******市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等先进称号,强力打造了******科技品牌。
一、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局始终将打造“科技品牌”作为******区城区名片,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综合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区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科技创新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从全省首家县区级单位成立“知识产权局”到筹建“******市民营企业科技创业孵化园”;从提出“******”科技创新模式到全市首家建立“科技富民网站”。一系列重大举措,一系列科技发展亮点,打造了******区的科技品牌,凸显了我区依靠科技创新和推动科技进步,构建和谐新******的决心和信心。
二、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
完善的政策体系是做好自主创新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我区先后出台了《******区“十二五”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决定》、《**** ……此处隐藏9768个字……800万元,现已投产。该企业开发出咸、甜、辣、五香、蒜泥、牛奶、海鲜等10多个品种的精品花生果,是老少皆宜、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保健食品。该产品畅销于河南、湖北、广东、陕西等省,还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三)丰亚装饰有限公司项目
由广州市万辉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投资兴办的唐河县丰亚装饰有限公司,是由我镇外出务工青年王雪亚引进的合资企业,总投资2600万元,厂区占地25亩,厂房8000平方米,生产线四条。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件以上,可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年创利税300万元。现有员工56人,日生产成品800平方米。利用先进的声、光、电、数码等技术和激光雕刻等科学方法,生产玻璃壁画和玻璃工艺装饰画,
依托广阔的国内市场,采用加工、批发、连锁经营等经营模式满足城乡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产品将覆盖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现产品供不应求。
(四)甘河湾村高标准新农村建设项目
上屯镇甘河湾新农村和集镇建设位于丁岗街西侧,占地54亩,完全采取市场化运作,利用招商引资的方式来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广场、图书室、卫生室、农贸市场、村部、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对加快上屯新农村建设步伐,提升集镇品味,拉大集镇框架,解决丁岗街集镇交通堵塞等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村委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加快步伐,引进先进的实用技术
(一)万亩优质花生高产示范创建项目。
在国家油料倍增计划项目的支撑下,我镇在长秋、叟刘、马屯、房湾四个村委开展了万亩优质远杂9012新品种的高产创新示范。在县农业局、农技中心的大力帮助下,选用太阳能灭虫器诱杀金龟子(蛴螬成虫),共安放337盏灯,每晚8-10点集中诱杀金龟子,最多时每晚每盏灯可诱10公斤成虫,该项技术节能、环保、效益好。无公害大大降低了农户防治地下害虫的生产成本。
(二)5000亩无公害黄葱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我镇沿唐河西岸的赵基屯、刘元、叟刘村委,沙壤土质,土地肥沃,排灌方便,所生产的黄葱具有葱白长、辣味浓、耐贮运,营养丰
富,名扬四方。近年来在市县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该基地选用增施有机肥料,氮磷钾微肥相结合,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措施。黄葱获河南省无公害产品认证。在黄葱协会理事长赵玉中同志的率领下采用春季地膜小拱棚长豆角-秋季黄葱种植模式。无公害产品每公斤平均高出市场价0.5-0.8元。平均亩产值7000元左右,最高亩产超10000元。无公害产品远销到武汉、郑州、洛阳、襄樊等大中城市的超市,创出了一条立体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三)白云养鸡场先进的饲养模式。
唐河县上屯镇白云养鸡场是唐河县目前唯一一家集环保、养殖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养鸡场,系河南省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总投资1000万元,设计规模十万只,占地面积36亩,分设生产区和生活区,其中,标准鸡舍6600平方米,饲料加工储备仓库675平方米,舍内配备自动消毒系统、发电机、热风炉、饲料搅拌机、消毒通道等先进设备,使鸡舍的供暖、供氧、排风、降温、上料、上水、消毒全部机械化,整个建筑具有防寒避暑功能,基本实现“花园式办公场区、自动化喂养方式、全天候监控系统”。现存栏蛋鸡50000只,主要品种为海兰褐蛋鸡,年产鸡蛋100万公斤,销售收入5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及邻近的南阳、襄樊、随州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和青睐,市场销售供不应求。
(四)唐河县地保姆农机专业合作社。
唐河县地保姆农机专业合作社立足于唐河县农业发展的现状,为解决农业生产现代化、集约化的发展需要与现行一家一户的小型分散
生产经营之间存在的诸多矛盾,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在不改变现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体制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探索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合作社采取多种土地托管经营模式,农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互利合作。合作社推出的土地托管经营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流转式托管。就是将上屯镇及周边乡镇部分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民的土地,通过签订土地转包合同的方式,转包给合作社。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合作社每年每亩给予高于农户之间相互转包的报酬。二是全程式托管。合作社称之为“全托”,采用“六统一”模式,即统一机耕、统一施肥、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合作社保证农户每亩小麦产量达到450公斤,不足部分由合作社补偿,500公斤之外的超产部分由农户与合作社5:5分成。三是5:5分成式全程托管。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仍然采取“六统一”模式种植经营,但所有投资均有合作社负责,等收获后5:5分成。四是菜单式托管。合作社针对社员提供每亩机耕低于市场价5—10元,肥料、种子、农药低于市场价10%,收割低于市场价5—10元的优惠价格,由社员自主选择服务项目并与合作社签订作业合同。
唐河县地保姆农机合作社以土地托管经营的土地经营模式是一个新的创新和探索,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经验,发展壮大,为唐河县的农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下步科技创新工作计划
(一)、在县科技局的关心支持下,继续同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攀亲结缘,聘请专家到镇对科技大户、养殖大户、种田能手进行培训,年培训骨干300人以上,利用科技赶集、科普一条街活动,科技下乡、印发科技资料10000份,培训科技骨干5000人以上。
(二)、突出建成两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即①赵基屯5000亩无公害黄葱科技园,实行早春地拱棚长角豆—晚秋无公害黄葱,亩产值万元以上。②长秋、叟刘、马屯、房湾万亩优质花生示范园,选用太阳灭虫、生物防治病虫害、生产无公害远杂9102花生、亩产争取达350公斤以上,产值1500元以上。
(三)、培育7个专业合作社即①地保姆农机专业合作社、②无公害黄葱合作社、③花生专业合作社、④田园科技服务站、⑤上屯镇黄牛专业合作社、⑥李文深养猪专业合作社、⑦白云现代化养鸡合作社,引导他们面积市场,为协会、合作社成员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增强合作社、协会辐射能力,提高会员的经济收入。
今年,我镇还承担了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棉花“3414”施肥试验计载。棉花景气指数调查统计。国家农业产业体系南阳综合试验站芝麻病虫草害调查项目。还引进示范了张杂谷8号,98-209芝麻、赣杂108、中棉52棉花、远杂9307花生、登海19号玉米等新品种6个。目前长势良好,受到了广大干群的好评。
虽然我们在农业科技创新、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示范方面做出了努力。但同县实施“四个带动”领导小组创新带动工作任务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同广大群众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期盼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
工作中,将更加主动地与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知名专家攀亲结缘,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实用新技术,为我镇农业生产再跨新台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档为doc格式